一方面,目前北方港口电煤价格倒挂现象严重,贸易商出货积极性降低,短期价格得以支撑。
如果未来国内煤价出现持续回落,且坑口与港口煤价倒挂现象消失,进口煤或许会收紧。在需求处于淡季,且坑口与港口煤价倒挂的情况下,下游用户和贸易商采购积极性将难以提升,4月和5月坑口煤价回调幅度可能会有所增大。
blob.png1月,动力煤价格之所以走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六大发电集团沿海电厂电煤日耗持续保持高位且同比大幅增长,电煤库存不断下滑。3月27日,前者已经回落至每吨625元,与2月高点相比每吨下跌145元,后者回落至每吨395元,与2月高点相比每吨下跌20元。2月,前者最高攀升至每吨770元,较1月初每吨上涨60元,后者最高达到每吨415元,较1月初每吨上涨35元,此后二者均逐步高位回落。一季度动力煤价格先涨后跌数据显示,1月初,环渤海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平仓均价和准格尔旗某煤矿5500大卡动力煤坑口含税价分别为每吨710元和380元。第一,数据显示,2月六大发电集团沿海电厂日均耗煤回落至57.8万吨,同比增幅缩小至4.9%。
当日耗大幅回落之后,支撑因素逐步转变为压力因素。第四,2月1日,国家发改委等4部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产能置换政策加快优质产能释放促进落后产能有序退出的通知》,按照要求,此前已经按原先标准完成了产能置换的符合要求的部分煤矿,也可以按新标准重新折算产能置换指标,而富余指标可用于企业其他煤矿产能置换,也可转让给其他企业。据印度煤炭部数据,2017年印度煤炭产量约7.12亿吨,创历史记录,增速为2.90%。
其中发展中国家能源需求强烈,预计电力用煤需求有望维持稳定增长。澳大利亚煤炭产量因出口竞争优势也基本维持增长态势,印度与澳大利亚也是少数在行业周期低点仍维持增长的地区。越南电力、水和气供应累计工业生产指数增速近年来也基本维持在10%以上,该地区电力部门景气度均比较乐观。欧盟粗钢产量自2011年后仅在2014与2017年实现增长,主要与地区经济产业结构以及行业整体产能过剩有关。
而钢铁用煤需求受全球钢铁产能过剩影响,增长前景不乐观。未来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增长以及电力用煤需求长期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全球煤炭产量将维持稳定增长。
在钢铁领域,近期全球经济转好使得全球钢铁产量实现加快增长,但行业产能利用率徘徊在70%左右,表明整体产能过剩局面尚未改善,未来钢铁冶炼用煤需求增长前景不容乐观。日本10家电力公司发电量增速自2011年连续下滑,2016年下滑幅度达5.07%,行业景气度受经济长期疲软影响不容乐观,而韩国总发电量增速基本逐年下跌但基本维持增长态势。而发达国家致力于新能源开发,预计电力用煤需求将持续萎缩。印度煤炭产量则受益于经济快速增长呈现出逐年加速增长态势。
二、全球经济转好促使主要产煤国家煤炭产量恢复增长,尤其是经济增长较快或出口需求稳定的地区增长前景较佳在全球经济转好的背景下,全球煤炭需求景气回升,2017年全球煤炭产量增速开始转正,一反2011年以来增速逐年递减甚至萎缩的态势,主要产煤国如中国与美国煤炭产量基本实现增长。非洲地区,南非发电量在2012-2015年连续同比萎缩。由于电力用煤占绝大部分世界煤炭消费量,同时煤炭发电量又占世界发电总量的40%,而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能源短缺的局面,能源短缺已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形成制约,因此发展中国家基本倾向于增加能源供给,综合判断,未来电力用煤需求维持稳定增长,全球煤炭行业需求有望维持稳定的增长前景。三、全球主要煤炭企业经营受宏观需求的影响显著,其中处于经济增长较快的地区或销售地域较为多样化的煤炭企业有望维持稳定增长的态势一般而言,需求地域多样化的煤炭企业更容易通过满足本地与出口两个市场进行产品配置,有利于减少市场集中度风险,而地域多样化需要煤炭企业拥有多样化销售渠道以及便利物流运输条件,这些因素都是煤炭企业竞争优势的体现。
总体而言,东亚地区主要国家发电量受益于工业产出回升有所增加,南亚与东南亚主要国家发电量受益于经济较快增长维持较快增速,而欧洲地区维持低速增长,北美地区增长停滞,南美与非洲由于经济低迷继续萎缩。同理,美国或西欧地区煤炭企业产量受国内其他廉价清洁能源(比如天然气、核能、风能发电)挤压基本连年萎缩,俄罗斯与南非煤炭企业产量则受宏观经济不景气影响呈现出增速不稳甚至反复陷入衰退。
而墨西哥电力、煤气和水供应工业生产指数则基本维持低速增长态势。近期全球经济转好也有利于促进全球煤炭产量增速回升,尤其是位于经济增长较快与新能源发展滞后的国家或地区的煤炭企业有望实现稳定增长。
东亚地区,中国发电量增速在国际金融危机后震荡下行,2016年开始反弹至5.64%,主要是工业部门产出恢复增长使得电力部门景气度回升。欧洲地区,英国经季度调整的电力、煤气和空调供应工业生产指数自2013-2015年连年萎缩后在2016年快速反弹,而法国同类指数走势基本一致,表明西欧地区电力部门景气随欧盟经济持续增长开始回升,但其电力部门内各替代新能源对煤炭需求形成持久抑制。在电力领域,主要用煤国家也是各地区主要经济体,由于宏观经济增速与电力产业结构的差异,其电力用煤需求出现分化。同时,位于经济增长较快与新能源发展滞后的国家或地区的煤炭企业可维持稳定增长。南亚地区,印度受益于经济快速增长,发电量增速基本与经济增速同步,自2012年逐年递增,2014年达8.78%。此外,印度尼西亚与俄罗斯煤炭产量由于经济基本面转好有所增加。
印度尼西亚阿达罗能源公司(AdaroEnergy)也通过布局东亚与东南亚市场基本维持产量稳定,降低产量波动风险。受益于发展中国家电力能源需求强劲,全球煤炭需求有望长期维持稳定。
总体而言,全球煤炭企业经营受当地宏观需求的影响比较显著,但具有出口市场优势的煤炭企业有可能通过市场布局实现需求属地分散化,降低经营集中度风险。东南亚地区,印尼全国装机容量经2011-2013年高速增长后进入低速增长阶段,国有电力公司发电量增速也有所下滑但有望维持增长态势。
从主要产煤国家看,作为世界最大产煤国,2017年中国煤炭产量脱离2014年以来萎缩态势,恢复增长1.03%至34.45亿吨,占全球煤炭产量的45.92%。此外,俄罗斯发电量增速则受宏观经济持续衰退的影响逐年下滑,2015年甚至同比萎缩1.40%。
北美地区,美国净发电量增长基本停滞,徘徊在零增长边缘,煤炭净发电量则连年萎缩近期全球经济转好也有利于促进全球煤炭产量增速回升,尤其是位于经济增长较快与新能源发展滞后的国家或地区的煤炭企业有望实现稳定增长。欧洲地区,英国经季度调整的电力、煤气和空调供应工业生产指数自2013-2015年连年萎缩后在2016年快速反弹,而法国同类指数走势基本一致,表明西欧地区电力部门景气随欧盟经济持续增长开始回升,但其电力部门内各替代新能源对煤炭需求形成持久抑制。南亚地区,印度受益于经济快速增长,发电量增速基本与经济增速同步,自2012年逐年递增,2014年达8.78%。
此外,俄罗斯发电量增速则受宏观经济持续衰退的影响逐年下滑,2015年甚至同比萎缩1.40%。而印度最大煤炭企业国家煤炭公司(CoalIndia)则受益于印度经济快速增长维持增长态势,煤炭产量从2011年4.36亿吨增至2015年的5.39亿吨,增幅达23.62%。
北美地区,美国净发电量增长基本停滞,徘徊在零增长边缘,煤炭净发电量则连年萎缩。同理,美国或西欧地区煤炭企业产量受国内其他廉价清洁能源(比如天然气、核能、风能发电)挤压基本连年萎缩,俄罗斯与南非煤炭企业产量则受宏观经济不景气影响呈现出增速不稳甚至反复陷入衰退。
印度尼西亚阿达罗能源公司(AdaroEnergy)也通过布局东亚与东南亚市场基本维持产量稳定,降低产量波动风险。据印度煤炭部数据,2017年印度煤炭产量约7.12亿吨,创历史记录,增速为2.90%。
而钢铁用煤需求受全球钢铁产能过剩影响,增长前景不乐观。印度煤炭产量则受益于经济快速增长呈现出逐年加速增长态势。未来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增长以及电力用煤需求长期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全球煤炭产量将维持稳定增长。澳大利亚煤炭产量因出口竞争优势也基本维持增长态势,印度与澳大利亚也是少数在行业周期低点仍维持增长的地区。
在钢铁领域,近期全球经济转好使得全球钢铁产量实现加快增长,但行业产能利用率徘徊在70%左右,表明整体产能过剩局面尚未改善,未来钢铁冶炼用煤需求增长前景不容乐观。受益于全球经济增速加快,2017年全球粗钢产量增速回升,2017年世界粗钢产量为16.91亿吨,较上年增长5.3%,同期中国粗钢产量也同比增长5.7%至8.32亿吨,占世界比例升至49.2%。
分地区来看,亚洲地区作为世界钢铁主要产销地,2017年粗钢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69%,近年来其粗钢产量增速显著下滑,主要由于中国、日本与韩国粗钢产量同步下滑,而印度产量增长因规模不大难以扭转整体下滑趋势。东亚地区,中国发电量增速在国际金融危机后震荡下行,2016年开始反弹至5.64%,主要是工业部门产出恢复增长使得电力部门景气度回升。
而发达国家致力于新能源开发,预计电力用煤需求将持续萎缩。在电力领域,主要用煤国家也是各地区主要经济体,由于宏观经济增速与电力产业结构的差异,其电力用煤需求出现分化。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